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陈晓楠 通讯员 杜小烨 李嘉平 陈灵君
图/受访者供图
1979年的周年绽放春天,解放思想深入人心,象文学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着文学的向南复兴。正是花城这股文学的热潮,催生了一份全新的周年绽放文学期刊——《花城》杂志。
实验精神、象文学人文立场、向南新锐主张、花城创新求索……四十五年来,周年绽放《花城》杂志汲取广东“开风气之先”的象文学改革精神,始终以先锋的向南姿态,守望文学高地,花城关注文学现场,周年绽放推出众多名家名作,象文学《平凡的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人的战争》等许多当代文学史上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从《花城》走向文坛。
与《花城》杂志同时诞生的还有《随笔》杂志,致力于在文化思想界有所突破的《随笔》,以随和、知性的笔调与行文方式,在文坛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的声誉,成为花城又一张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1981年,花城出版社正式成立。建社以来,花城出版社坚定文学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引领出版潮流,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王小波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该社。
文学是时间的证人。2024年,适逢《花城》《随笔》杂志创刊45周年。在纸间跳跃的回响中,由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花城》杂志与《随笔》杂志主办的“万象向南——《花城》四十五周年暨第八届花城文学奖颁奖典礼”于8月17日在2024南国书香节盛大举行。
从《花城》《随笔》杂志到花城出版社,再到2023年成立的花城文学院,四十五年来,“花城”这个文学IP不断壮大,在文学领域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花城”不仅储存了波澜壮阔的文学记忆,还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流变,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品格与力量。
为中国文学开一扇“南窗”
《花城》杂志得名于秦牧先生的散文名篇,被誉为全国纯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获评“中国最美期刊”。创刊之初,《花城》就以昂扬的势头,汇入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文学浪潮。丰富、大胆、创新、先锋,《花城》保持至今的精神品格也由此成型。
“《花城》在1979年4月出版,第一次印刷就达到20万份,其后又加印两次,总印数为25万。”据《花城》杂志前主编范汉生回忆,《花城》发行量最多的一期是65万份,“我看到过下九路新华书店门口,排长队买《花城》的热烈场面。”
在那个人人关心文学的年代,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北京东兴隆街,《十月》在茅盾等大家的操持下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上海,巴金先生主办的《收获》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南京有《钟山》、安徽有《清明》……
一本新的刊物,如何突出重围,跻身全国强手之林?1980年元旦前后,创刊不久的《花城》编辑部在北京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学者李陀希望《花城》办得洋一点,“要开成一朵洋绣球”;学者洪子诚更主张“《花城》再洋些,再开阔、深刻些”;作家刘心武则希望“《花城》用适当篇幅发表一些试验性作品”。
洋气、开阔、实验,是当时学者与作者对诞生于改革开放前沿的《花城》的共同期许。这本杂志亦不负众望,在最早以丛刊名义刊发的七期,便确立了博采广收、新鲜活泼的宗旨,一扫陈腐之气,办出了独特的风格,奠定了《花城》的发展基础,为中国文学打开了一扇“南窗”。
风行之处有新声。正因大胆犀利的视野,《花城》首发过许多在文学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路遥《平凡的世界》、王蒙《这边风景》、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英儿》……这些作品为中国文学吹进一缕缕新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感动了无数中国青年。这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作品,经历多处辗转,最终在《花城》首次发表。“耕春的惊雷即将震醒山野,黄土地即将解冻”,这句著名的编者按连同作品一同载入文学史册。
在诗群崛起的80年代,海子“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1990年,《花城》发表了海子的遗作,在这“最后的诗篇”中,就有后来被读者无数次念诵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这片文学的试验田里,汇聚了许多优秀作家。王蒙记得多年前参加《花城》的一项活动,同行的人里有北京的,比如说杨沫;还有湖南的一大批作家,每次去,都能碰到韩少功,“还有几个好朋友,勾起了我温暖的阳光般的回忆。”
创立至今,《花城》和花城出版社俨然成为了中国新文学的重要阵地。它不仅把作家与读者团结在一起,更成为了一座沟通文学与时代的桥梁。
“先锋文学的摇篮”
进入90年代,无论是《花城》还是花城出版社,都更加注重文本的实验性和探索性,被评论家们称为是“先锋文学的摇篮”。
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看来,《花城》一直以其先锋精神、探索姿态,以及崇尚创造和自由的风格,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界一个不可忽视的标杆。“它很早就是中国期刊界的‘四大名旦’之一,但它做的却一直是最寂寞、最纯粹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很多文学期刊开始向传统回归,失去了早期的艺术探索精神。而《花城》正是在这一阶段开始向艺术探索的方向转变,因此很快成为新锐期刊的代表,扶持一大批年轻的作者走向文坛。
这当中包括林白、陈染、北村、潘军、吕新、东西、海男、韩东、荆歌、李洱、葛红兵、毕飞宇等日后在文坛上影响深远的年轻新锐作家。他们基本都在这里发表了自己最重要的处女作和成名作,而这些作品往往是在被别的地方屡屡退稿后,被《花城》慧眼识珠地接纳下来。作家余华就曾表示,“《花城》是当年愿意发表我作品的四家杂志之一。”
在这些优秀作品中,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颇具代表性。据她回忆,《一个人的战争》在《花城》1994年第2期以头条刊出后,在文坛引起极大争议,当时有很多人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的战争》被评论界认为是中国女性书写史上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文本。《一个人的战争》自1994年《花城》首刊,至今已连续重印了八版。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年《花城》的魄力、眼光和那份坚持。
在作家北村眼中,《花城》的先锋性和对年轻作家的“宽容”都极为难得。“有这个杂志存在,作家在探索过程中的心理容量就很大。其实我想写的东西,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对不对,需要有人帮你验证,甚至放在实验场上让人家来看看。在这一点上,《花城》无可替代。”
曾经有评论家说,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花城》,广东文学界会是什么样。《花城》曾因其开放创新、敏锐先锋的文学姿态,成为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凝聚了一批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作家。
创刊45年以来,《花城》以独到、新锐的眼光,率先发掘、刊发了许多后来在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名家、名篇。它始终怀着一颗火热的文学初心,坚守开放、包容、探索的文学理念,成为中国先锋文学的重镇。
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园地
南方有名刊,文看《花城》,思读《随笔》,两本广东省品牌期刊交相辉映。与《花城》同年创刊的《随笔》杂志是中国文艺界和思想界的一座宝库。自1979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苏晨创办以来,这本杂志已经走过了四十五年的历程。其刊名由著名作家茅盾题字,象征着《随笔》在文化界的重要地位。
1979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解放思想的热潮,《随笔》应运而生,成为众多文化出版物中的一员。初创时期的《随笔》虽处于摸索阶段,但以文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基调却早已确立。在尚未完全开放的年代,《随笔》以其轻松、随和的文风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思考的窗口,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笔》逐渐步入稳定发展期,许多作品在此期间发表,真实反映了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巴金、聂绀弩、杨绛、季羡林等知名作家都曾在《随笔》上发表文章,这些作品不仅提升了杂志的知名度,也收获了大量读者的喜爱。尤其是1983年,遇罗克的《出身论》在《随笔》上首次正式发表,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巨大反响。这一勇敢的举动,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思想解放战士。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笔》在全国知识界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口碑。1993年,杂志对办刊宗旨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广义性大散文”的口号,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刊物中的地位。此时,《随笔》已成为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园地,尤其在对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与反思上,展现出更大的锋芒。冰心和夏衍等著名作家对《随笔》的高度评价,也进一步提升了杂志的声誉。
1995年10月,《随笔》迎来了第100期的出版,并在北京和广州两地举办了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坛名家的参与。这次盛会不仅是对《随笔》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其在文学界影响力的又一次彰显。
在创刊初期,《随笔》主要关注文学和历史的探讨,在其四十多年的历史中,杂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涵盖了社会、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的深度思考。经过多次内容和形式的调整,《随笔》始终坚持高质量的内容和独特的办刊宗旨,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它不仅在国内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还与《花城》杂志一起,被誉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文学期刊。两者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形成了“北有《读书》,南有《随笔》”的格局。
沉潜耕耘四十五载,今年7月,《花城》《随笔》双双荣获“第六届广东省品牌期刊”称号。根植岭南,放眼世界,《随笔》将继续见证、记录文坛风华。
躬身培养文学新生力量
在当代文学的广阔舞台上,青年作家的声音如一股清新的风,愈发引人瞩目,备受推崇。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转型,赋予他们独特的视角和创作灵感。他们以文字为笔,挥洒出对时代变化的深刻回应。如何发掘和培养这些充满潜力的青年写作者,始终是文学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文学界的重要期刊,《花城》杂志一直以来致力于探索新题材,挖掘新声音。它勇敢地为那些鲜为人知的新人提供平台,特别是那些对当下生活有着独到发现的青年作家。在《花城》的舞台上,许多青年作家首次亮相,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
毕飞宇的处女作《孤岛》便是在《花城》首次发表。有感于这份“知遇之恩”,他笑称“《花城》让我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态度必须要好”。而薛超伟与焦典的作品《化鹤》和《六脚马》更是分别荣获第五届“《钟山》之星”文学奖的年度青年佳作奖。这种对新兴作家的关注,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也为青年作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2017年,《花城》杂志一如既往关心青年写作,设立了“花城关注”专栏,将“花城出发”栏目的年轻态与“实验文本”栏目的创新性融为一体,聚焦新锐写作与年轻态表达。该专栏旨在挖掘中国当代文学中更具年轻特质和创意态度的写作力量,以及那些在传统文学视野之外崛起的新生力量。通过多样的观察路径和文学生态组合,使其碰撞化合,拓宽文学的边界,探寻各种可能性。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锐小说》等系列丛书亦持续关注青年写作的出版动态。
在具体的培养措施上,花城出版社注重对年轻作者的支持与引导。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在接受采访时说,结合广东省出版集团的相关人才培养政策,花城出版社为青年文学编辑提供成长空间,旨在为未来的文学创作储备人才。
近年来,出版社推出了多部青年作家的小说集,如谢小灵的《原野记忆书》和蒲力民的长篇小说《申黎光》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青年作家的创作才华,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助力。
此外,花城出版社通过举办文学研讨会和创作交流活动,促进青年作家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帮助他们在创作上获得灵感与支持。例如,近期举行的《特殊使命》作品研讨会,邀请多位知名作家和评论家参与,为青年作家提供反馈与指导。
2023年,花城文学院的成立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青年作家的培养。文学院联合花城出版社和《花城》杂志推出的“花城文学课”,每月邀请名家学者举办讲座,为青年作家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这种系统化的培养模式,旨在激发青年作家的创作热情,推动他们在文学领域的发展。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花城社如同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每一株文学的幼苗。它不仅是青年作家成长的摇篮,更是他们通往文学殿堂的金桥。
建设湾区一流文学平台
如今的“花城”,已经成为一个文学 IP、一个文学高地。
2023年,花城文学院的成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昭示着花城出版社在推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交流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花城文学院根植于岭南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为立足点,致力于汇聚全国文学名家的智慧与资源,成为人文湾区建设中的一座文学灯塔。
自成立以来,花城文学院倾力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文学平台。通过名家签约、文学之夜的璀璨盛典、花城文学榜的权威发布,以及创作项目的蓬勃启动、文学论坛的思想交锋、版权运营与孵化的创新实践,吸引了无数文学人才的目光。学院以“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多元融合产业平台”的建设理念,初步实现了文学创作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作家与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们可以分享创作经验,提升文学素养。
花城文学院吸引了全国知名作家与评论家的热情参与。王蒙、李敬泽、麦家、陈晓明等近百位文学大师齐聚广东,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这种文学精英的汇聚,不仅提升了花城文学院的知名度,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碰撞与交流机会。
迄今为止,花城文学院已举办和承办了70余场文学分享与文化共建活动,接待了中央到地方各级宣传文化出版单位的参观调研60余次。作为文学传播的场域,“有风自南——风行之处有新声”花城文学专题展览持续对外开放,多位文化名家到访交流。人民艺术家王蒙更是亲笔题词:“文学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作为文学交流的平台,花城文学院举办了多元化的交流研讨活动,包括与东莞作家村的合作共建、爱奇艺文学与影视研讨论坛、香港新入职教师培训,以及羊城名校长读书会等。花城文学院还参与承办了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2年度)发布典礼、欧阳山文学奖等活动。
作为展现湾区文化的窗口,花城文学院在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深圳文博会、香港书展等大型展会上频频亮相。植根岭南,立足湾区,花城文学院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和地理优势,积极探索新时代文学精品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推动文学紧随时代步伐,增强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此外,花城文学榜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评选平台,致力于发掘和推广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文学创作的质量和影响力。这个平台不仅为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文学繁花植根于岭南,照亮中国文坛。
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
四十五年来,以《花城》杂志为代表的“花城”文学IP不断拓宽文学的边界,始终保持着向未来探索的姿态。
近年来,影视行业的文学IP改编已成创作常态,文学和影视的联动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在这股文化浪潮中,花城出版社以卓越的表现成为文学IP打造与运营的佼佼者。尤为瞩目的是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自2021年问世以来,这部作品便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2023年3月,同名电视剧的拍摄拉开帷幕;今年5月7日,剧作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并在视频平台同步上线,更是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潮。“我的阿勒泰新疆宣传片”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微信读书APP热搜榜上原著更是跃居第二位。影视剧的成功上映,不仅为原著小说和作者李娟带来了广泛关注,也标志着其文学IP的成功延展。
《我的阿勒泰》的影视化进程,宛如一场文学与影视的华丽舞蹈,花城出版社通过这一成功案例,推动了更多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作品向影视改编的转型。社长张懿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将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IP,以增强文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影视剧《我的阿勒泰》的成功,不仅提升了书籍销量,更激发了相关文旅项目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圈。在“文学+影视+文旅”的新生态建设中,花城出版社与爱奇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机构携手合作,旨在共创文化符号和生态基金的募集。通过整合多种文化产业,出版社为文学作品创造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和市场价值。
展望未来,花城出版社计划继续探索和开发更多具有潜力的文学IP,推动其在影视、游戏和动漫等领域的应用。这种多元化的运营模式,犹如为文学注入一针强心剂,让沉睡的文字焕发新生,在市场的风中舒展枝叶。
第八届花城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穗举行,共同见证文学的高光时刻
创造文学“最好的季节”
8月17日20:00,“万象向南——《花城》45周年暨第八届花城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广州市文化馆剧场揭开帷幕。
典礼现场群星闪耀,李敬泽、麦家、陈晓明、阿来、东西、徐则臣、张欣、李宏伟、何平、尹学芸、张楚、班宇、张执浩、陈年喜、谢有顺、蔡崇达、陈楸帆,以及濮存昕、林墉、林蓝等文艺名家出席本次盛会。
17部获奖作品,诠释文学繁花
《花城》作为有四十五年历史的品牌文学刊物,肩负着反映中国文学审美追求以及引领当代文学的重要责任。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花城》杂志已成功举办七届“花城文学奖”,该奖项旨在鼓励原创文学创作者、奖励卓有成绩的文学原创佳作,聚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提升文艺创新创造能力。
第八届花城文学奖共评选出17位获奖作者。其中李宏伟《灰衣简史》、张欣《如风似璧》荣获长篇小说奖;丁颜《雪山之恋》、尹学芸《苹果树》、韩松落《我父亲的奇想之屋》、杨知寒《连环收缴》、阿乙《二见未婚妻》荣获中篇小说奖;班宇《羽翅》、张楚《和解云锦一起的若干瞬间》、徐则臣《宋骑鹅和他的女人》、焦典《六脚马》、薛超伟《化鹤》荣获短篇小说奖;张执浩《没有结尾的梦》、雷平阳《夜伐与虚构》荣获诗歌奖;陈年喜《人们叫我机师傅》、雍措《越来越薄的等》荣获散文奖;何平“花城关注”系列点评荣获评论奖。
17部作品浓缩了《花城》丰富的文学世界,也展现了《花城》对于文学不懈的先锋探索:李宏伟用《灰衣简史》展示文学的“宏伟之志”,超越文体实验,用词语热诚地勘探写作的边界;韩松落是逸闻的拾荒者,《我父亲的奇想之屋》从盛大的怀念出发,通往对想象力的恒久追寻;阿乙用枝条拨动风雷,《二见未婚妻》致敬《追忆似水年华》,缓缓讲述南方小城的故事;张楚遥承《喧哗与骚动》的传统,用呓语与说梦的声音,捕捉《和解云锦一起的若干瞬间》,让沉默震耳欲聋。
创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花城》“向南”的意涵,不局限于地理的南方:《如风似璧》是一部柔韧大气的“岭南故事”“广州故事”,张欣在历史岁月的追溯中,召唤着锐利与先锋的文学精神;尹学芸将《苹果树》栽种在“罕村”的土地上,用荒诞疏离之笔道尽乡村讳莫如深的幽微波澜;班宇书写东北又超乎东北,《羽翅》直击当代青年与城市现实的近身肉搏与退而省思;青年作家焦典个性奇崛,异质天成,《六脚马》构建了一个原生奇幻的彩云之南、纸上红河。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文学有关:徐则臣北上多年,在《宋骑鹅和他的女人》中沿着运河南下,为奔波的跑船人著篇立传;丁颜在高山和草原的交界处写作,《雪山之恋》跨越隔阂与偏见,望见远山终年的霜雪与人心永恒的庄严;陈年喜的写作是来自地心的呼吸和呐喊,《人们叫我机师傅》以悲悯心观照群体,理解世界;《越来越薄的等》,越来越开阔的文化视域,雍措兼顾民族表达与共通体验,更新了读者对康巴文学的期待。
殊异的文学气质,造就文学的繁花:张执浩熔炼日常与思辨,用极度简约的修辞和极度深沉的爱恨,做了一场《没有结尾的梦》;雷平阳的词语如同汹涌的潮汐,祖辈父辈的记忆穿过意象与历史,在《夜伐与虚构》中渐次登场;杨知寒的写作冷厉峻切、别立新枝,《连环收缴》如野马下山,冲决亲仇交织的家族藩篱;薛超伟则以少年心观世界,《化鹤》在细如流年的日常中,读取一草一木对生命微茫的启示。
关注青年,培养青年,是《花城》一贯的文学态度:2017年,何平在《花城》开设“花城关注”专栏,面对文学现场,穿透话语圈层,以批评的活力与锻造力,发掘了众多新锐的作家作品。本届花城文学奖唯一的评论奖,颁发给文学评论家何平。
文学与艺术交相辉映的绚丽之夜
“万象向南”喻示了文学世界的广阔与多彩,这既是对《花城》杂志45年来所刊载文学作品丰富性的总结,也是对其探索文学边界所做努力的描绘。“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方位的指向,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万象向南”还隐含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意义。从杂志到出版社再到文学院,“花城”这一文学品牌,历经45年的耕耘,已茁壮长成独特的文学风貌和品牌特色。“向南”则象征着这种传承与创新的不断前进和深化。“花城”的未来,将继续肩负引领文学潮流、担当文化责任的使命。
此次颁奖典礼亦是对文学边界的探索和创新。典礼执行团队以“花城文本”为创作蓝本,邀请各界艺术家和创作者共同设计,依循“四方来信,投递祝福;文舞南方,花开无尽”的理念,结合经典文学文本与AI技术,以影像、话剧、音乐、舞蹈的多元艺术形式呈现。文学、艺术与数字科技紧密结合,共同绽放。
著名艺术家濮存昕朗诵了《花城》杂志的名篇《病隙碎笔》。作品的原著作者史铁生,曾用昂扬的斗志抵挡生活伏击,凭借蓬勃的生命力改写人生困局。在大提琴深沉的乐音中,濮存昕走近光圈中的轮椅,以他独特的朗诵风格,与一生游走在死亡边缘的史铁生精神共振。
散文家李娟用自己的声音,为《花城》录制朗读了《遥远的向日葵地》的段落。李娟的散文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24年,李娟《我的阿勒泰》更是成为散文影视化现象级爆款作品,带动《遥远的向日葵地》《冬牧场》《羊道》三部曲等“李娟·花城”系列非虚构作品百万级畅销。
蔡崇达创作的《草民》发表于今年的《花城》杂志,小说段落《曹操背观音去了》以彰显本土文化的人偶剧形式上演,展现沿海小镇芸芸众生的拼搏与尊严。陈楸帆的科幻小说《大有》探索AI写作的可能与局限,典礼团队用科技迎接科幻,以AI实验小剧场的形式展现这部作品。
尺笺传情,气象万千
四时充美,四方来信。
与《花城》同年创刊的《当代》杂志,从北京来信祝贺,许下共同创造文学“最好的季节”的两厢夙愿。与《花城》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评论家谢有顺教授也寄来了信件,回忆三十年前,《花城》作为伯乐开启了他的文学世界,也充当着许多作家启航时刻的摇篮。在西部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丁颜写到《花城》给予她的尊重和鼓励,这封信是感念,亦是祝愿。江苏读者张同远回忆自己在《花城》里感受到的四季如春的暖风,并被这暖风托举着纵观外面的世界。在庆典中,舞者翩翩起舞,以高蹈的姿态呈现四方的深情厚谊。
优秀的文学杂志与读者,就如同鱼与水的关系。感谢读者,感恩相遇,在创刊45周年之际,《花城》邀老读者们提笔致信,亦借此良辰将读者请到舞台上,一同品味相互陪伴的岁月故事。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身份,年龄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名字——《花城》读者。快餐时代的文学盛宴,是《花城》公众号给读者陈建东的阅读养料,这位惠州的园丁,在九年的时光里览尽了《花城》四十五载的岁月花园,也遍观了姊妹刊《随笔》的风采。生于《平凡的世界》创作当年的广西农家子弟刘文禄,在《花城》的这部作品中获得生长的力量,成为一名狱警。来自中山大学中文系的“00后”大学生陈灵君,在与《花城》的邂逅中觉醒了自己的民族触觉,开始把握文学发生的现实脉搏。继往开来,未来之路,《花城》依旧与读者同行。
正是过往的荣光,给了《花城》走向未来的信心。在一代又一代花城人的开创与传承下,《花城》建立了一支兼具专业性和执行力的文学编辑队伍。典礼的末尾,展示了《花城》编辑部的工作日常,正是他们与花城出版社的众多同事一道,组成了本次典礼的执行团队。
花城四时繁盛,摇曳生姿。万象向南,沿途必有繁花灿烂,气象万千。
第八届花城文学奖得主
长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奖
短篇小说奖
诗歌奖
散文奖
评论奖